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怎么样(2025参考)
一、办学背景与教育定位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始建于1963年,前身为北京市定福庄中学。2014年,学校在北京市教委“高支附”政策支持下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并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兼具传媒艺术特色与优质文化教育的公立完全中学。2023年,学校加入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增名“北京中学传媒分校”,恢复高中建制,形成“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成为北京市特色教育示范校之一。
二、课程体系与传媒特色
学校以“和美”课程体系为核心,构建了基础课程、传媒特色课程及学科拓展课程三大层级。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汉语播音主持、影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传媒类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授课,并与大学相关专业衔接。例如,播音类课程对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美术类课程衔接动画与数字影视制作等方向。学校创新开设“传美大讲堂”,邀请央视主持人李瑞英、康辉等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媒介素养。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师资团队由北京市重点中学骨干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及北京中学教育集团专家共同组成,70%以上教师拥有高级职称。近年来,学校中考成绩显著提升,2023届学生中,李某宣、付某天等多名学生被北京中学实验班、北师大二附中等名校录取。高中部虽于2023年首次招生,但依托北京中学的混合编班模式及集团资源共享机制,已形成“人本课堂”改革,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四、学生发展与多元平台
学校通过“十大品牌”实践活动和“每一”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路径。例如,冰雪运动社团、民族鼓队、戏剧展演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助力学生在体育、艺术等领域崭露头角。同时,学校为有传媒特长的学生开辟绿色通道,职高班学生可通过专业实习升入大学高职班,普高班学生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时享有优先政策,艺术类考试合格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
五、校园文化与资源保障
学校倡导“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打造自然园林式校园,拥有三百亩后勤基地供应绿色食品,保障学生健康生活。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校,学校将美育与德育融合,通过“学科魅力月”“戏剧课程展演”等活动,塑造学生“崇德向善、创新求真”的品格。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中学的双重资源,学校正朝着“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优质教育品牌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关于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怎么样(2025参考)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怎么样(2025参考)网页的内容出现抄袭侵权的内容,可以点击网站底部联系客服,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已特别标注该文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怎么样(2025参考)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