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华罗庚中学(2025参考)
一、百年学府 薪火相传
1922年秋,教育家韩大受捐献家产于江苏常州金坛,创办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开启华罗庚中学的百年篇章。首届毕业生中,数学巨匠华罗庚的名字熠熠生辉,为这所学府烙下永恒的学术印记。历经战火辗转、时代变迁,学校五易其名,从金坛县立中学、金坛县中学到华罗庚中学,最终定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1985年,为纪念逝世于东京的华罗庚,学校正式冠以其名,胡耀邦同志亲题校牌,凝聚着国家对科学与教育的崇高敬意。
二、华老精神 治学风骨
华罗庚"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的箴言,源自1961年首次归母校的演讲。此后二十年间,他三度重返校园,以"戒空戒松,刻苦自学"勉励师生。校训"发愤为雄"正是华老精神的凝练——倡导精勤不倦的治学态度与献身祖国的使命担当。校园内华罗庚语录牌与韩大受塑像相映,院士长廊铭刻着钱骥、汤定元、孙枢等杰出校友的足迹。2019年,华罗庚与校友邓建军同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彰显学校为国育才的丰碑。
三、多元育才 桃李峥嵘
学校构建"强基人才"四年课程体系,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2003年全国奥数冬令营江苏7席占其二;2007至2008年,机器人团队连夺全国金奖与国际金奖。百余个社团涵盖科技创新、文艺公益等领域,模拟政协、地质科普馆等平台锤炼实践能力。师资力量雄厚,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占比超80%,近三年省级课题结题8项。2023年高考本一率达90.56%,为清华、南大等15所高校输送优质生源。
四、新篇启航 赓续荣光
2021年春,学校整体迁入钱资新城262亩滨湖校区,11.6万平方米建筑融合江南园林雅韵与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区、科技馆、艺术馆错落有致,图书馆藏书逾10万册。近年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牵头组建教育集团;推进"点餐制"食堂等民生工程,实施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从文庙明伦堂遗址碑到仰韩亭,从华罗庚数学节到院士巡讲,百年文脉在新校区绵延生长,继续书写"发愤为雄"的时代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关于常州华罗庚中学(2025参考)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常州华罗庚中学(2025参考)网页的内容出现抄袭侵权的内容,可以点击网站底部联系客服,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已特别标注该文常州华罗庚中学(2025参考)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