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十七中怎么样(2025参考)
一、办学历史与校园环境
坐落于泰山脚下汶水河畔的莱芜十七中,自1981年建校以来,历经四十余载发展,已成为齐鲁大地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学校前身为莱芜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1984年迁至现址,1993年获批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校园占地157亩,建筑群古朴典雅,绿树成荫,花园草坪错落有致,四季常青,曾获山东省校舍改造“五达标”单位及校园环境评比全省第一殊荣。
二、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
作为现代化教育标杆,学校配备53间多媒体网络化教室、8个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实验室,以及艺术馆、体育馆和藏书超6万册的图书馆。近年投入4000余套可升降桌椅、千余盏护眼灯,并升级实验室与田径场设施。教师队伍中,高级教师占比超30%,拥有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能手等称号者达60余人,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培养体系,形成高学历、高素质的教研团队,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逐年提升。
三、艺体特色与教育成果
“办特色学校,育特长人才”的理念成就了独特的办学路径。作为山东省艺术教育四大示范校之一,学校建有12个专业画室、8个音乐琴房及莱芜唯一的国际标准塑胶田径场。艺体教育连续十八年蝉联全市榜首,培养出亚洲射击冠军王金风、刻瓷大师范杰等杰出人才。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包揽济南市高中组四项第一,印证了“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实效。
四、素质教育与未来展望
学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开发《思政实践教学[](@replace=10001)》等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连续多年获评省级先进。通过“锻铸师魂”师德工程和学科论坛等平台,教师团队近三年斩获7项省市级课题立项,58人次获教育教学表彰。校长贾玉彦提出,将持续深化“因材施教、多元发展”模式,培育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子,续写“让每个学生都成才”的教育华章。
免责声明:本文关于莱芜十七中怎么样(2025参考)的相关信息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莱芜十七中怎么样(2025参考)网页的内容出现抄袭侵权的内容,可以点击网站底部联系客服,本站将立刻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已特别标注该文莱芜十七中怎么样(2025参考)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